大工首页

生命科学与药学学院药物分析研究组在国际期刊《ANALYTICA CHIMICA ACTA》发表基于LC-MS/MS技术揭示mPEG2000-PDLLA2500-COOH二嵌段共聚物的体内生物学命运相关研究成果

日期: 2023-05-19     浏览量:

近日,生命科学与药学学院药物分析研究在国际期刊 ANALYTICA CHIMICA ACTA (简称ACA)(中科院一区TOP期刊JCR1)发表学术论文《Unraveling the in vivo biological fate of mPEG2000-PDLLA2500-COOH diblock copolymers by LC-MS/MS based on CID in source technique

甲氧基聚乙二醇-聚(DL-乳酸)(mPEG-PDLLA)是一种生物相容性和两亲性的二嵌段共聚物,由亲水性聚乙二醇嵌段和疏水性聚(DL-乳酸)嵌段组成,可在水溶液中自组装成胶束。充分阐明mPEG-PDLLA二嵌段共聚物的体内命运对于促进基于聚合物的纳米载体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和体内外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生命科学与药学学院药物分析课题组长期聚焦小分子药物、蛋白多肽类药物、PEG修饰纳米制剂、高分子聚合物及药用辅料的精准分析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2022-2023年在药物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经典期刊如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JCR1)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JCR1)Drug Metabolism and Disposition上发表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J Chromatogr B Analyt Technol Biomed Life Sci, 2023,1214:123550; J Sep Sci, 2023, 46(1):e2200725; Clin Pharmacokine, 2022, 61(11):1571-1583; J Chromatogr A, 2022, 1676:463214; Drug Metab Dispos, 2022, 50(6):827-836; J Pharm Biomed Anal, 2022, 214:114751.。截止目前,同时定量mPEG-PDLAmPEG的生物分析方法的相关研究尚未见报道。在本研究中,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基于CID in source技术的新型LC-MS/MS分析方法,并将该方法成功应用于mPEG2000-PDLLA200-COOH的体内命运研究中。

研究结果表明,mPEG2000-PDLLA200-COOHmPEG2000在静脉给药后主要分布于肝、肺、脾和肾。mPEG2000-PDLLA2500-COOH主要以mPEG2000的形式通过肾脏途径排泄。这项研究的结果全面而清晰地揭示了mPEG2000-PDLLA200-COOH的体内命运,这将有助于评估基于聚合物的纳米载体药物传递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生命科学与药学学院史美云副教授是论文第一作者,硕士生郑鑫悦、姜惠、葛运程、张宁、段旭健、刘亚军副教授、薛宏宇副教授为论文共同作者,尹磊副教授是本论文的通讯作者。

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0360781603182)、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指导计划(2017052011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引进人才科研专题:基于质谱技术的纳米制剂药代动力学研究(编号:DUT21RC(3)057和大连市科学技术项目(2022JJ13SN075的支持。


                 

      

    

 页面: 1/1